首页>傅山书画>报纸>  篆书创新:在传统中诠释时代审美

篆书创新:在传统中诠释时代审美

日期:2014.08.20 点击数:570

【类型】报纸

【作者】 王德恭

【关键词】篆书 创新 传统 诠释 时代 审美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A08版学人书画

【中图分类】P5,TS

【全文】

王德恭书“云水风度,松柏精神”。

王德恭,1949年12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创作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席。内蒙古中国画院副院长,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荣宝斋书画院等院校客座教授。曾任包头市文联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出版《王德恭篆书作品选》、《王德恭篆书艺术》、《21世纪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集·王德恭》、《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大家·王德恭》等书法专著。

王德恭书“智者乐,仁者寿”。

王德恭书“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王德恭书“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王德恭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王德恭书“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当今,书法界有一种浮躁的现象,譬如有些作者为了应对参展、获奖而跟风,趋同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作者作为艺术工作者缺少传统文化的依托和支撑,不去很好地关注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却片面强调和简单追求视觉效果的所谓审美体验;有些篆书作者对古文字理论了解较少,仅仅记住一些常用字形就进行篆书艺术创作;有些书法作品肢解文字,远离传统,失去书法的本来面目,很难让人体验到书法艺术作为国粹的那种意味隽永的美学感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面对市场,面对利益,面对烦躁的时代,我们应该维护艺术的品格和文化的尊严。在此,笔者就学习篆书的一些体会,浅谈书法艺术创作所需的基本修养和篆书艺术创新的前提精神。思虑未周,望方家指正。

篆书创新的制约因素

篆书,作为汉字最古老的书体之一,从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字体的演化和历史嬗变中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纯粹艺术性的书体。由于篆书有着难识、难读、难写、难用的特点,不具备一定古汉语基础和古文字知识的人决难胜任篆书艺术的创作,不少人视篆书为书法创作之“畏途”。目前学习篆书的人比学习隶、楷、行、草等书体的人少得多就是明证。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中,篆书作品仅占全部投稿量的4%,而且“篆书一等奖”空缺,我国篆书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者古文字学的修养不够。古汉字是篆书艺术的载体。从殷商甲骨、两周金文,直到秦小篆,一千多年间的古文字广义上都属于篆书的范畴。所以,篆书作者首先要释读古文字,只有深谙“六书”之道,才能真正领会篆书创作之神妙。只有具备古文字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修养才能正确辨识经过篆变、隶变、古今音韵、训诂的变化而导致的同源字、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字等。这种识篆、用篆能力是篆书创作的根本依托和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古文字学的支撑,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篆书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学习其他书体的作者,也应涉猎篆书,体会其高古、凝重的“篆意”,以提高学书的基本修养。元人戴在先生曰:“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所以,习篆者首先要过“识篆”关,加强古文字学的修养。

2.篆书古文字量不足。甲骨文4500多字,可识者1500字左右;《说文解字》小篆约9431字;目前所见资料中,金文总数约5834字,其中西周金文单字2837字;清代的《康熙字典》汉字达47035字,现在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文字量高达56000多字。可见用篆书进行创作,去表达当代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古文字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创作多字的大篇幅作品,甚至长篇巨制,更是对篆书作者古文字功底的考验。创作时遇到篆书所无之字,这就需要遵循“六书”原则,按照古文字学理论,适当地采纳假借、异体字,而不可臆造。

3.篆书的学术性要求高。学习古文字所涉及的学科很多,它与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及文献学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较其他书体学术要求更高。古文字学方面的知识以及音韵学、训诂学等传统文化所谓“小学”功夫,是写好篆书的学术支撑和文化根基。丛文俊先生说:“篆书的学术含量最高,首先要通过文字之学至少要掌握古汉字的构形原理,形体结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形体演进与‘篆引’的性质和美学意义。”纵观古今有卓越成就的篆书家大多是古文字学家,或者对古文字有相当程度的深入研究。

4.篆书的用笔不好把握。篆书的笔法只有点、直、弧三种,点也是偶尔用之,不像其他书体,有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等严格的笔画要求,用笔看似单纯,实则极难把握。只是用一根线来组合变化,越是简单的就越不容易做到,这条线就像音乐中的五线谱一样,能将简单的音符谱写出动听而震撼心灵的乐曲,如何将一条简单的线变成跳动的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线条,绝非易事。这需要天赋和勤奋,需要临帖、读书,与古人对话,拜古人为师,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也。这里还有一个笔法转换的问题,如学习甲骨文,需把刀刻的甲骨文向毛笔书写的文字转换;学习金文,需把铸刻的钟鼎文向毛笔书写的文字转换,写出既有铸刻之金石气又有书写之儒雅气,这个转换的过程就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除上述几点之外,由于篆书自身所特有的静态美与当今生活的快节奏不合拍,再加上理论界对篆书之美的发掘及对篆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审美价值的剖析、诠释的力度不够,所以学书者尤其是青少年大多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孜孜于此,有的是慑于识字、记字之艰难,查字的麻烦与书写耗时费力而望篆却步,以致学习篆书的人数一直不够多。

书法创新应“回归经典,正本清源”

继承和创新,是当今书法家面临的两大问题。有继承才有创新,继承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没有技法的锤炼,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就谈不到创新。艺术上的跨越、创新、与时俱进是在潜移默化、无声无息中完成的,是水到渠成的。篆书的创新,必须取法高古,借鉴前人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已取得的成就,如果无视这些,想一切从新做起,貌似前进实则是倒退。创新不能脱离传统,那种在书法创作中过度裁割、粘贴、染色、作旧,以制作之法创形式之新,与书法本体和审美背道而驰,应提倡 “回归经典,正本清源”。中国书法走过几千年的历史,面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碑帖经典的浩瀚烟海,解读古人经典已十分艰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每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不相同。中国书画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笔墨也必然随时代而不断发展和变迁。就篆书创作而言,随着文物古器等地下遗存的不断发现,金石文字考据之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殷商甲骨文和战国简牍、帛书、盟书的不断出土,为我们的篆书创作拓宽了领域。再加上书法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弘扬篆书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代篆书学习和创作较之于古人实则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旺盛之生命力。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挖掘前人篆法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认识和体悟,并运用于创作中。那种把书法艺术过度美术化,生搬硬造,以致错字连篇的所谓“创新”,是不符合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篆书创作,要亲近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写得高古一点、典雅一点,有一点高贵的庙堂之气才好。能够深 入 传统 并 高扬时代精神,创作出有新意的好作品,是当代篆书家的责任。

篆书的创新,在历史上有两个阶段:唐代和清代。秦汉以后,篆书的发展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历程。这个时期精篆书者廖若晨星。唐代李阳冰,取法李斯,其篆书用笔以圆转瘦劲见长,开了这一时期篆书创作的先河,使篆书有了新的生机,李氏自谓“斯翁之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