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武学>报纸>  走进曲沃 倾听顾炎武与傅山的心灵对话

走进曲沃 倾听顾炎武与傅山的心灵对话

日期:2013.09.18 点击数:42

【类型】报纸

【关键词】走进 曲沃 倾听 顾炎武 心灵 对话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11版(特别报道)

【中图分类】B2,I0

【全文】

(上接10版)刘合心(原临汾市人大主任、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顾炎武何以对曲沃情有独钟?我想首先是因为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在这里,他与县令熊?、宜园主人韩宣成为道义之交,并常宿于韩宣宜园中。他身居宜园,胸怀九州,同秦晋学者名人李二曲、傅山、卫蒿吟诗作画,丹青酬答。其次,还与这里怡人的自然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有极大的关系。这里有“峦回谷幽,泉出半山”的绛山冰岩,有“四壁尽为苍藓合,一门常对白云开”的白石楼,每每伏案所累,起身远眺对面冰岩,或登观音峰,鸟瞰“沃国春光”,灵感便如泉涌,思绪更如风云……

顾炎武晚年定居曲沃,是先生之幸。正是在这“天、地、人”三才齐聚的风水宝地才成就了这部撼世之作《日知录》。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曲沃人民用最诚挚的情谊善待他,照顾他,为他殓柩,并千里迢迢将其灵柩护送回江苏昆山安葬。

顾炎武晚年定居曲沃,更是曲沃之幸。在曲沃,他潜心施教,广树人才;他跋涉千里,寻探晋国源;他反复求证,确定绵山界。

其实,顾炎武对于曲沃,对于山西的贡献不仅如此。从小生长在江南,受当地商品经济发达之影响,造就了他经商理财的本领。来到山西后,他通过好友傅山代为转递资金来管理其设在各地的农垦庄园,首开诚信理财之先河,并催发了清朝200多年来的金融中心——— 晋商票号。顾炎武《日知录》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顾炎武的经济活动和理念,为后人研究晋商票号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郭鋎(曲沃中学校长):

明末清初,有一个学者叫卫蒿,他办了一个学堂绛山书院。卫蒿是曲沃人,从顾炎武写的《赠卫处士蒿》诗里,我们知道,他和顾炎武是同岁的,顾炎武和傅山以及山西的好多名人都结识于绛山书院。曲沃除了晋国的文化和晋文公的这一品牌,还可以打顾炎武这一品牌。顾炎武在华人圈中的影响非常大。2007年我们学校百年庆典的时候,还举行了顾炎武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30多家顾炎武的研究机构都来参加,这也表明了顾炎武不仅在曲沃有地位,在中华历史上也很有地位。

我觉得顾炎武传播的就是这种天下精神。我前几年出了一本书,叫《天下精神》,里头说到,中国之天下,不是国家。这里的天下和国家,我觉得在顾炎武的书中研究得很透彻。

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有则立行,修己达德”,目的就是要传承。顾炎武总结明代失败的原因,他说一个国家怎么灭亡的,当时,武官怕死,文官贪财,不廉,则无所不学,无耻,则无所不为,礼义廉耻这四维去掉了,这个国家做官就没办法了。所以他的研究是很深刻的。

顾炎武的意义,有以下两点,从大的意义上来讲,传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精神,和他治学的精神、哲学思想。就曲沃来说,对晋国古都的考证,对绵山的考证,却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晋国文化的史料。顾炎武来到曲沃,曲沃的风土民情、曲沃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成就了他,使他的思想,和山西的读书人如卫蒿、傅山等进行了思想的碰撞,使他的思想火花在这里迸发,凝结为他的著作。所以说,曲沃成就了他,他也丰富了曲沃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曲沃的文化品位。

石耀辉(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可以说是近三百多年来,在我国百姓之中、特别是知识分子之中影响最大的一句。其实,顾炎武还有一句名言,我觉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更值得推广,其就是“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常常会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屈原面对此,选择投江而死,司马迁则为了完成《史记》选择了忍辱偷生。面对天下灭亡的大形势,许多明代官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就连文坛领袖钱谦益也降清失节。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秦淮八艳”,却在国家存亡时刻表现出崇高的侠义气节。比如李香君,当她偶遇苦苦等待的侯方域,发现他留着辫子时,惊怒喝其没有气节,愤而出家。

面对这样的大背景,顾炎武和傅山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一是拒不仕清,表现出顽强的民族气节和高尚人格。二是承担社会责任,为正统文化代言,终成一代宗师。

他们为后世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标杆:士无耻,乃国之大耻。香港一位名叫黄灿然的诗人这样说:“中国大陆的知识精英们太善于在严酷的环境下让自己舒适起来,不论是媒体还是高校都应该认真思考”。

雷涛(曲沃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曲沃对顾炎武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确切地讲,是在成立了县级文史研究馆。第二个阶段,可以从郭鋎作为一个节点。他作为一个教育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贤达,每到一个地方,就对他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研究都颇感兴趣,他来到曲沃后,就以他敏锐的眼光,抓住了顾炎武这个课题,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角度来讲,将其作为一张牌来打。

现在是第三个阶段,这就是以顾炎武先生诞辰400周年为契机。

顾炎武先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概括了他一生的人生观。有代表性的就是天下郡国的经验,他要总结历史经验,而曲沃这个地方,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有兴盛衰败,可能也是他研究的课题之一,所以他必须要到这个地方来。事实上,他也做了大量的考证,最终确立了这里就是三晋之源。第三个想说的是作为我们山西来讲,我觉得,顾炎武和傅山先生,这两位大师,确实应该作为山西的重点文化加以研究,有两个设想,第一个就是打破我们的地域界线,不要过于功利,你争我抢,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高瞻远瞩。第二个就是,对两位大师的研究,尽可能全面、深入,不仅从他的学术,更从他人性的角度,各个方面去研究他,这样研究下来,应该可以取得更丰富的成就,这样下来,可以给他在历史上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

郭志昌(江苏省昆山市顾炎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顾炎武在来到山西之后,第二个去的就是陕西,主要是在关中,潼关县就是北关。1679年,大年初二,顾炎武接受了当年苏州知府儿子的要求,骑着马参加寇慎先生去世十周年迁葬仪式,后来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寇慎先生的墓志铭。在中国的历史上,墓志铭一般都长不了,但是顾炎武写了1760多字。他其实是借写墓志铭,全面地揭示了当年在苏州发生的那一场事变——— 苏州五人举义。我们很多人都应该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五人墓碑记,现在看来,是有缺陷的,在时间、发生经过上有一定的出入。顾炎武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改正了文章中的错误。他写的这篇文章,90%的篇幅都是在记录五人案的全部过程。而对寇慎先生的评价用了极少的文字。我们要全面了解五人案,就必须通过顾炎武写寇慎的墓志铭来了解。

崔晋国(临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曲沃文联主席):

顾炎武对曲沃的贡献:一个是,《日知录》的完成,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在曲沃中学讲学,为曲沃培养了很多人。三是考证了晋国古都就在曲沃。四是对小绵山也进行了考证。傅山对曲沃的贡献,也体现在医学方面,当时有瘟疫,傅山先生就研究中草药,后来又有人得了肝病,曲沃地里有一种野生的植物叫白蒿,吃了之后对预防、治疗肝病都很有效。

杨光亮 (太原市社科院原院长):

刚才有人讲到,晋国的国都,史记上讲到唐叔虞的封地,是因为他有功,所以就将唐这个地方封给了叔虞,那么,封地在哪里,从班固的书里,一直认为是在太原。顾炎武一开始也认为在太原,后来到曲沃后,对晋国进行了考察,说过去我认为叔虞封唐的地方在太原错了。这个事听起来非常小,但反映出顾炎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咱们现在好多的大家,有谁能公开承认,我之前的研究哪里错了?几乎没有,很少。因此,我们要纪念研究宣传顾炎武的精神,我们也一定要在做学问方面,学习他们严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