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生平>报纸>  晋剧《傅山进京》轰动北大

晋剧《傅山进京》轰动北大

日期:2008.08.08 点击数:45

【类型】报纸

【关键词】晋剧 进京 轰动 北大 傅青主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全文】

“朋友们,在我们民族的心灵遭受考验的时刻,这出正义凛然、回肠荡气的梆子戏给了我们特殊的鼓舞,此时此刻,我特别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光要坚强地活着,我们还要有骨气地活着,美丽地活着。”前不久,山西梆子戏《傅山进京》在北大讲堂演出结束后,主持人在互动环节中的话,激起观众热烈的共鸣。

傅山是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奇峰,与黄宗羲、顾炎武等被并称为“清初六大师”。在明朝灭亡、异族入主的历史转折时期,傅山以崇高气节备受士林推崇。他宽广的学术领域、开放的思想胸襟,精湛的医术医道、卓越的艺术成就,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原实验晋剧院院长陶臣介绍说:“顾炎武、全祖望、周作人、梁羽生等从不同角度曾对傅山(傅青主)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刻画,但是如此全方位立体地搬上舞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晋剧《傅山进京》无论是傅山的胆识和骨气,还是谢涛的激情与细腻,最后是晋剧的激越和苍劲,都深深打动了听众,而作为一场赈灾义演,观众自然容易把演出和义演的活动结合起来。傅山的扮演者,优秀青年晋剧演员谢涛女士感叹地说:“没想到,从舞美到音乐到表演到台词到情节,北大师生和演职员的心灵交流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他们鼓掌甚至喝彩的声音,体现了较高的欣赏水平,对我们也是巨大的鼓舞。”

《傅山进京》,以历史为线索,矛盾集中于傅山受朝廷逼迫赴京,和康熙之间产生的冲突。从傅山进京开始,到重返故里结束。在有限的时空里,以艺术的手法浓缩和再现了傅山最具光彩的生命乐章。剧情一开始便通过一个矛盾紧紧吸引了观众:康熙皇帝宣召傅山进京面圣,去则与自己欲毕生忠于前朝不做二臣的思想有悖;不去,则又将招来杀身之祸继而连累全家。一到北京下榻,傅山坚持住进荒村古寺、并准备托病消磨时日,当康熙以祖母治病为名,给傅山增加压力时,傅山又依发辨症,化险为夷。康熙微服私访,傅山将计就计,批评康熙书法的缺陷,并表明心志。康熙再次诏令傅山觐见,并以武力相逼,傅山决心以死犯颜,全其节气。康熙软硬两手都没有达到目的,为赢得人心,准许傅山回乡养老。最终,一代有操守的知识分子和一代雄材大略的明君,在舞台上完成了政治、文化和人格的对弈,下了一局和棋。

主演谢涛女士颇有功力的表演很好地展现了傅山内心的激荡与挣扎以及与康熙之间的复杂较量,使人物形象丰满而传神。儒雅的气质,传神的动作,苍老而又铿锵有力、毫无女音的唱腔更是令人叫绝。感情饱满、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一个活生生的傅山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当康熙帝微服私访来到觉园寺时,傅山借探讨书法之机巧妙地向皇帝道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清滑,宁直率毋安排”,引起了观众深刻的共鸣,连连叫好。当帷幕落下、戏剧收场的时候,观众们不约而同的长时间起立鼓掌。

在《傅山进京》演出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候,对此剧的热议成为未名BBS的热门话题。其中有帖子写道:“‘奴病自有奴医,非高爽者可医。’青主憎奴性如此,吾辈生长于北大,更当自警。倘世遍谄媚阿谀之徒,则天下危。国当大难,更宜不避时弊,以青主为标榜。”也有帖子写道“这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演出。”山西省太原市市委宣传部部长范世康表示:山西太原正在努力通过多种措施打造文化名城,将创作更多的优秀艺术来北大交流演出。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