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医学>报纸>  中医名言

中医名言

日期:2013.05.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作者】 牛厚学 邹斌 王瑛

【关键词】中医 名言 傅青主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02版中医中药

【中图分类】R2

【全文】

●治病者,必明天道和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素问·五常政大论》

简释:治疗疾病,必须明了天时和地理,阴阳气机的相胜,时令气候的先后,人寿夭的节律,然后才能了解人形体气机的病候(进而药到病除)。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素问·至真要大论》

简释:研究医学等事物,把握住要点,一句话就可以一目了然;若抓不住要领,就会漫无边际,无所适从。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素问·宣明五气论》

简释:心主血脉、神志,心火炽盛,则扰乱心神,故心恶热;肺主一身之表,寒气侵袭皮毛,内传伤肺,寒则伤气,故肺恶寒;肝木主动,风性善行数变,肝气偏胜而动风,故肝恶风;脾主运化水湿,湿盛最易伤脾,故脾恶湿;肾为水脏,藏精主津液,燥则损伤阴津、肾精,故肾恶燥。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

简释:五脏对五味各有所欲(“生理”本能),如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肾喜咸味,这就是五味各有所合。五味适量对人有益,太过或不及均为失和。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灵枢·本脏》

简释:人的意志可以统帅精神活动,收摄魂魄,故意志和顺,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活动有条不紊,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情志活动,进而五脏就不会受到邪气侵袭而致病。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五行统论》

简释: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相生相克是密切、普遍联系的,其中生与克相互孕育;若只克无生,则发育发展就没有缘由,若只生无克,则事物亢盛不平衡,反而有害。

●五脏六腑,所以藏精神水谷者也,一有不和,邪乃居之。

——明·张介宾《类经·脏象类》

简释:五脏贮藏精气,为精神魂魄所居;六腑传化水谷,是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场所。五脏六腑一旦失和,就会正气不足,邪气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

●夫肝之性最急,宜顺不宜逆,顺则气安,逆则气动。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调经》

简释:肝为体阴用阳之脏,最易化火生风而患急暴之疾;肝主疏泄,宜于调达舒展,如果肝失疏泄,就是肝气逆乱,致使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不和谐、不安定。

(牛厚学邹斌王瑛辑释)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