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医学>报纸>  治产后缺乳分清攻补更有效

治产后缺乳分清攻补更有效

日期:2013.09.28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副篇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 裴晓华

【作者】 裴晓华 孙艳丽

【关键词】产后 分清 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中医 外科 教研 室主任 傅青主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06版临床学术

【中图分类】G4,R8,R6,R2,I2

【全文】

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少乳”、“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多发生在产后2~3天至半个月内,亦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是常见的产后病。那么,中医如何治疗缺乳呢?

不行之因 责之虚实

祖国医学将少乳的发病机制归于三大类——虚、瘀及先天不足,即生化无源、瘀滞不行和先天无乳。

生化无源 生化无源包括气血虚弱,冲任失调。由于社会的进步,现代女性的脑力工作不断增加,而忽略了体力活动;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身体素质逐渐降低,因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乏源,或因分娩失血过多,气随血耗,气血衰少,影响乳汁的生成。症见乳汁自出,量少,质清晰,乳房柔软,神疲乏力,面色不华。

瘀滞不行 包括痰湿阻滞,气虚不能行乳;肝气郁结,气滞不能通乳;胃热熏蒸,瘀滞不能下乳。

1.痰湿阻滞,气虚不能行乳。此类多见于肥胖之人。

2.肝气郁结,气滞不能通乳。现代女性承担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若产后不能正确疏解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导致肝气郁滞,气机不畅。

3.胃热熏蒸,瘀滞不能下乳。产后多食膏粱厚味,食火内蕴,胃热熏蒸或肝郁化火,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乳汁蓄积化热而成乳痈初期者。

先天无乳 现代人盲目追求瘦身,使得乳房发育不良,多胸部平坦,为以后哺乳埋下隐患;又有女性追求美丽,进行各种美胸手术,导致乳房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产后不能及时分泌乳汁。

下乳通乳 不离肝脾

对于产后缺乳,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临床治疗重在疏肝理气、补益气血,兼顾活血化瘀、通络下乳等。

1.气血虚弱者,重在顾护脾胃

宋朝的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实当疏之。”方可选用《傅青主女科》通乳丹加减。黄芪、太子参健脾益气,当归、芍药、熟地黄补血活血、滋阴填精,鹿角霜温阳健胃、生精益血,穿山甲、橘叶、路路通气窜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通经下乳。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宣络通乳之效。

2.痰湿阻滞者,重在化湿通络

脾胃虚弱、血亏不能充乳,痰湿阻滞、气虚不能行乳,二者均属于起病缓、病程长、治疗比较缓慢的类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有形之痰不能速化,短时间不能生血化痰以泌乳,故曰难治。临床多选用二陈汤加下乳丹加减,有祛痰化湿、开乳通窍之功。

3.肝气郁滞者,解郁通络

肝气郁滞者选用下乳涌泉散,方中青皮、柴胡疏肝解郁,四物、天花粉养血滋阴,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活络下乳,桔梗、通草宣络通乳。全方共奏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功效。

4.热毒阻络者,清胃通乳

胃热熏蒸,瘀滞不能下乳型属乳痈初期,选用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等;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等。(孙艳丽整理)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