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晋祠>报纸>  “唐风晋韵”之晋祠

“唐风晋韵”之晋祠

日期:2015.07.0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关键词】晋祠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B04版(特别企划·聚焦山西)

【中图分类】K9

【全文】

文/刘素清唐晔

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园林坐落,古韵深远而悠长;

参天古木,亭台榭桥,山环水绕,人文自然相荟萃,意境独到;

神工鬼斧,独领风骚,唐叔虞祠,闻名一方。

晋祠,原名唐叔虞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晋祠很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建筑,美在意境,美在那厚重的历史……

先观晋祠的山,巍峨耸立,如一位忠实的卫士,张开着双臂,默默地守护在一旁。从远处细细观看,青山连接着蓝天,红墙呼应着绿叶,色彩的搭配,是如此的和谐。

再看晋祠的水,柔弱无骨,丝滑如缎,时而如一位姿态婀娜的舞者,在小渠中,石桥下,尽情舞动。阳光照射,“舞者”周身银光闪闪,踏过碎石,拂过青苔,与鱼共舞,好不惬意;时而又如一位演奏家,叮咚叮咚,空灵悠远。

看不完的自然美,道不尽的人文情。晋祠之韵,于景,更于情。

形如凉亭、灵巧而豪放如献殿,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如鱼沼飞梁,庄严古朴、气势宏伟如圣母殿,号称“晋祠三宝”。

古人信奉神灵,在特定时候必于祭祀场所祈福安康。古有云:“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日报功,二日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献殿建于金,飞檐悬梁,栅栏状厚墙,通风凉爽。驻足殿中,举目四望,幽静深远的氛围搭配神秘大气的建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身着古代服饰的人于此地虔诚朝拜,望天佑吉祥。

献殿之前,四面飞桥而出,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飞梁”而出,圈水为方,古人云;“方为沼,圆为池”,又因水中鱼多,故取名“鱼沼飞梁”。徐步扶梁,桥上人们观景,桥下鱼儿怡然畅游。

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靠善利泉,右牵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建于宋,名曰圣母殿。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殿周立有圆柱,筑有围墙,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美观也不失稳定度。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八年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鳞甲须髯,跃跃欲飞,至今如一,令人叹服。

除此“三宝”外,其它建筑也以其独特建筑视角,从形态,意境,寓意等各方面再现历史,体验唐风晋韵之风采。

方形金人台,又称莲花台,四隅各铸一宋代铁铮武士,如塔似山,护祠、镇水,以壮威仪;水母楼,二层五开间,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体态优美,造型别致,是宋代彩塑中难得的艺术佳品;水镜台,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台下埋大瓮八口,用以扩音,整体规模甚是壮阔。舍利生生塔巍峨高耸,登塔远眺,能览晋祠全景。牌坊、钟鼓楼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胜瀛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庄严的大殿,肃穆的高堂,辉煌的楼阁,曲直相径的长廊,浪漫又大气的亭台......各建筑设计精巧,造型各异,布局紧凑,使整个晋祠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品味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道完“晋祠三宝”,再说“晋祠三绝”,周柏、难老泉与泥塑彩绘人像。

难老泉,泉水从八角攒尖顶亭下石洞汩汩流出,泉水晶莹透明,常年不息,诗仙李白吟诗盛赞“晋河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周柏,植于西周,共两株,一株名为“齐年柏”,另一株名为“长龄柏”。齐年柏,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故也称卧龙柏。双柏阅尽晋阳沧桑,虽然老态龙钟,但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最具权威的见证者。

泥塑彩绘人像,共43尊,立于圣母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神态端庄,威严圣神,不可侵犯。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侍从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各个塑像神态自然,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足见塑工技艺之高超。

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泉水细流,如置身画间;

亭台楼阁,高堂庙宇,回廊桥榭,停云住步不甚流连。

古色古香的晋祠,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幅幅让人沉醉的画卷,它更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中华历史的故事,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故事,关于艺术与美、追求与发展的故事。

观景不应只用眼睛,更多的是用心。行走于晋祠的绿荫小道上,感受着晋祠散发的古色古韵,融情于景,寄景于情,一会儿仿佛能看见一个个身着古衣的人来回忙碌,修楼建桥,一会儿又见古人于院内追逐嬉戏,时而在桥上吟诗诉情,时而又于庭前树下舞剑弄枪……这里,处处是古代祖先留下的痕迹,处处显示着中华至上的文明,小到一个铁钉,大到一座楼阁,无一不显示着古人绝顶的智慧与中华源远流长的魅力文化。

从古至今,晋祠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见证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它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冷眼旁观着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败。

多少文人骚客曾来此,触景生情,留下千古名句。

有人说,晋祠的美是经过了岁月验证的;有人说,晋祠的美在文化,在环境,在技艺;更有人说,晋祠蕴含着太多太厚历史文化的美;深幽静穆环境的美;犹如婀娜多姿少女,长袖善舞的美;像山西粗犷的汉子,厚重结实的美;似背负千年故事的老者,透着历史和宗教般肃穆和森严的美……无论是哪一种美,都是说不尽,道不完,也品不厌。

太原晋祠,令人沉醉,令人向往,令人回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