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诗文>报纸>  野林烈烈大鹏飞——读林鹏《随笔文丛》四本有感

野林烈烈大鹏飞——读林鹏《随笔文丛》四本有感

日期:2014.03.05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烈烈 鹏飞 随笔 文丛 有感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C8版收藏

【中图分类】I2

【全文】

应《丹枫阁记》真迹收藏者之邀,林鹏先生跋文手迹

林鹏大草

简 介

林鹏,字翮凤,号蒙斋。1928年生于河北易县南管头村,今狼牙山镇。1941年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8年转业山西,1990年离休。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评委。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鹏以草书名世,擅大草,遒劲豪迈、气势磅礴,出版有《林鹏书法》;擅治印,其印质朴厚重,出版有《蒙斋印话》。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学问家、思想家,出版有书法理论《丹崖书论》、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学术随笔《蒙斋读书记》、《平旦札》等。

读到林鹏先生近著——《随笔文丛》四本,我真实感觉到两个字:惊讶。真没想到,双塔寺下,汾河岸边,竟有如此高人、奇人!这套文丛充分体现了林鹏真书家、真通人、真思者、真仁侠的“真”本色!

林先生是书法家、篆刻名家,也是书法研究者。我非书道中人,不敢妄评乱议,但凭直感,觉其书、印皆大气磅礴、浩气长存。而读到《书艺谭》中的各种 “奇谈怪说”,才体会到支撑这书法真气的 “见道”之论。 《书艺谭》阐述了林先生的书法观,但并不局限于书法艺术和技艺本身,而是直捣黄龙直抵垓下追根溯源,重点谈汉字和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对书者的影响。本书的主体是 “傅山研究”,开关几篇和最后一篇属于泛论,所谓提纲挈领。通览全书,让人感觉到林先生身上充满了傅山的气质——“奇”和 “狂”。但奇中有朴,他说的、写的,都让人眼睛一亮而提神,再一细想,却又是平淡自然;狂而有法,并非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奠基于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典籍的深入研究之上,实际上持一种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而放眼世界的视野和立场。

《读书记》显示了林先生的学者本色,他对先秦文化的研究可谓见解独到而深刻,对 “彻法”的考证论述戛戛独造,是一大学术发明和贡献。但更难得的是他的“通”,这不仅体现在观点和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行文的方式和风格上。《读书记》不是面目可憎的所谓“论著”,那么是什么呢?是学术随笔?但形随而实不随,自有内在的严密逻辑和扎实理据,姑名之为“论笔”。林先生是“通人”,他把学术、艺术和人生都打通了,因而不管谈什么、写什么,可谓一通而百通。先秦的历史和文化,何其古奥,他却总是把艰深的学术说得深入浅出。读他的学术文字,真让人感到有理而且“过瘾”,这是了不得的功夫。

林先生不是单纯的学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者,这在《遐思录》中更有鲜明的体现。林先生作为思想者,最耀眼的特点还是“通”,因为他的思考不是单纯来自书本,更来自人生的实际遭遇和历练。林先生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位,更不是大学教授或研究员,但他是参加过三场大战争的战士。他说:实际生活不是为空洞教条而设的,人们说了什么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究竟做了什么。我觉得这段话很重要,正是从生活本身而非从教义和教条出发,林先生对问题都有极深刻的思考、极生动的表述。他写的论笔、随笔、回忆录和小说,一切都来自实在的体验,是自己本真的认识,没有一句套话、假话、场面话,完全是心灵赤裸裸的呈现。

思想者之外,林先生又呈现出仁侠的风貌。“仁侠”是我的杜撰,却也有“来历”。因为,林先生认为仁者无敌是中国古典学术中最根本的思想主线,是儒家的思想主线。“仁侠”风貌在林鹏《随笔文丛》的《回想集》里有非常形象的展示。从文章角度说,《回想集》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上品。大雅若朴大美若拙,才是真正的“美文”,让我想起了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耕堂读书记》和《芸斋书简》等,但思想的深刻独特却有超越孙犁之处。

林鹏的《随笔文丛》四本是文化贵品,里面的珍惜太多了,能读到这样的好书真是读书人的幸事。我周围有很多书法家,每当想要讨一张墨宝时都会想到,人生如梦,保存那些名家法书三四十年,到了儿孙手里谁知道会流落何处?又何必多此一举?也就做罢。但遇到林先生这样的“士君子”,是一定要破例的。

最后,赋诗一首,以表敬意:

仁者大超藏大悲,

野林烈烈大鹏飞;

岂惟狂草惊神韵?

一寸追思一寸辉!(中国当代红学家、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归智)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