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诗文>报纸>  文化惠民要实现大跨越

文化惠民要实现大跨越

日期:2010.04.2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副篇名】五论加快我市特色文化名城建设

【关键词】文化 惠民 实现 跨越 加快 我市 特色 文化名城 建设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02版(要闻)

【中图分类】TJ,K9,DF,O1

【全文】

本报评论员

2010年春节、元宵节虽然渐行远去,但观众上百万人、演出百余场,盛况空前的“文化大拜年,和谐满龙城”系列活动营造的火红与精彩仍然在太原市民心目中久久回味。建设“特色文化名城”主题下的文化惠民活动,已在并州大地生根发芽。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惠民工程”,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

市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宏伟战略目标,以文化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引擎。文化氛围是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文化惠民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和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最基本、最经常、最广泛、最重要的实现途径,便是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在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方面牞市委、市政府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

“晋商文化艺术周”是我市不折不扣的文化品牌,它首创的“政府埋单,百姓看戏”的惠民形式更是享誉省内外。2008年首届艺术周,百姓们不花钱就可以到剧场里尽情欣赏《傅山进京》、《走西》、《一把酸枣》、《立秋》等艺术精品。更重要的是,艺术周过后,省城的演出活动都开始仿效“政府埋单”的做法,以“政府补贴,文化惠民,低票价运作”的方式,让很多戏迷过足了戏瘾。其内容的丰富、场面的热烈、形式的多姿多彩和参与者的广泛、积极、踊跃,都是前所未有的,老百姓不仅从中获益、受教,而且也深切地感知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力量。

今年“两节”期间,我市文化惠民形式有了更新的探索。“梅花版”《打金枝》5场公益专场演出,达到了文化立足人民、文化服务人民的目的。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不再只由政府埋单,而是吸纳企业家进入,共同出资,以此答谢为太原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代表,最大限度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继而向全市人民拜年,同贺佳节,共享和谐。

从连续两届“晋商文化艺术周”到“文化大拜年,和谐满龙城”活动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太原市民深切感受到了“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好处,理解了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地推进“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良苦用心。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些文化惠民举措,有利地使先进文化成果深深扎根于群众,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更重要的还是由此所投射到老百姓心中的挚情与暖意,一下子把政府与人民的距离拉近了。

由此可见,文化惠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淳化社会风尚、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时代命题,更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容懈怠的重要内容。

我们加快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文化惠民既要有载体,又要有形式。“十一五”以来,省城太原开工建设了长风文化商务区、太原大学、晋商文化会馆等一批展现现代建筑魅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设施群,将为文化惠民提供更丰富的平台,每一位市民都可以走进去休闲、观景、听音乐、看戏,享受文化成果,提升文化自信,也将进一步提升太原市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还要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推出更多文化品评活动,让文化设施“活”起来,让人民群众尽享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成果,为推进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宜居城市建设,为加快全市的“三个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相信,2010年的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和2011年“文化大拜年、和谐满龙城”春节、元宵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将更具魅力。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