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研究与其他>报纸>  2000张戏单里的戏迷情

2000张戏单里的戏迷情

日期:2012.07.19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戏单 戏迷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34版(天龙收藏)

【全文】

张波 文/摄

核心提示

一大早从交城赶来的褚建军先生,匆匆走进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的办公室,未及多言,先从包里掏出一大摞各种戏曲节目单,粗略数数大约有一百五六十张,摊在办公桌上,花花绿绿的戏单,俨然是一份山西戏曲三十多年来的微观史……

戏单折射出的时代变迁

褚先生先给记者普及了一下戏单知识。所谓“戏单”,也就是戏曲演出时的节目单,它是伴随着近代戏剧演出的出现而诞生的,主要是对演出当天的剧目进行简单说明。戏曲节目单从不对外发售,一般是在演出开始前免费给观众散发。和有固有面值的钱币、邮票不同,戏曲节目单本身没有价值,因此演出结束后,大多人随手就把戏单扔了。但是,戏单在有限的空间记载了一段戏曲活动,时间一长,戏单上的剧情内容、演员信息甚至广告就都有了档案资料的价值,一张小小戏单,能从一个侧面忠实地记录梨园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时代进步的轨迹。

清末民初戏单产生之初,戏单还只是一张印刷粗糙、内容简单的小纸片,随着时代的进步,戏曲节目单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在悄悄发生改变。褚先生告诉记者,不同时期的戏单从纸张、印刷,到内容及行文风格都能反映当时的一些时代特征。戏单从单页单面发展到如今多页成册;从传统刻板单色印刷发展到如今的彩色胶印,从简陋的粉连纸到如今的铜版纸……其中的变化除了能反映各个时期的印刷技术和制作工艺,更能反映当年戏曲的演变发展和演员的艺术成长历程。褚先生拿出一份上世纪70年代晋中晋剧团的戏曲节目单给记者看,“这个剧目是改编自无锡锡剧《小刀会》,在剧情介绍中,‘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等字眼,字体加粗放大,十分醒目,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再看这一份。”褚先生又把几份戏单放到记者眼前,“这份1986年山西省晋剧院的戏单,在封底印着某保险公司的险种介绍和联系电话,是我收藏的山西最早出现广告的节目单。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在节目单上做广告的越来越普遍,所占分量也越来越多了。”

梦想引领下的追戏人生

家乡在交城的褚先生是在晋剧圆润婉转的旋律浸润下长大的。“从小我就和村里别的男孩子不一样,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男孩,小时候大多喜欢看电影,我却喜欢看戏。别的孩子嘴里唱着流行歌曲的时候,我却只哼哼各种梆子戏。”还是个十六七岁半大小子的时候,褚先生就曾经梦想到当时吕梁地区红极一时的晋剧名家孙转转所在的吕梁演出团学戏,不承想,自己的人生理想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老派思想很重的奶奶,认为唱戏地位低,不受人尊重,坚决不同意我学戏。”

尽管在家人的坚持下,褚先生最终没能进入梦想的戏曲殿堂,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戏曲理想。从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褚先生放弃了当时收入稳定的教师工作,执意选择到剧团做了一名舞美设计。“这辈子不能上台唱戏,能离戏曲舞台近一点也好。”除了工作,褚先生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收藏和戏曲有关的戏单、老照片、瓷器上,“我收藏的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不值钱,我的收藏方式,也没有投入大量资金,我的藏品大部分是在生活、工作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儿时的戏曲梦,随着褚先生的收藏,越来越清晰地移植到自己的生活中,就连妻子,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晋剧演员。2008年,褚先生参与了吕梁戏曲志的编撰工作。搜集资料间,褚先生无意中在档案馆的一个铁皮柜里发现了大量历年来吕梁各剧团演出时印发的节目单,褚先生马上跟负责人请求,想自己复印一份做资料。那位负责人手一挥:“不用那么麻烦,这些节目单只要不是单份的,都可以送你一份。”“我当时简直高兴极了,像得了大宝贝似的。那一次,大量的节目单充实了我的收藏,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条件把我收藏的节目单按时间、剧目分类整理。”褚先生说,到现在,他收藏的节目单已近2000份,而其中的重头戏莫过于山西各大小剧团三十多年来印发的戏曲节目单,“从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后恢复传统戏剧目,到近两年的《立秋》、《傅山进京》、《走西》等等,从四大梆子到52种地方小戏,各个时期、各个剧种、各大小剧团所公开演出的大小剧目,只要印发过戏曲节目单的,基本上都能在我的藏品中看到。”

对戏曲艺术与文化割裂的隐忧

尽管没有系统学习过戏曲知识,但多年对戏曲的追求和痴迷,让褚先生对山西戏曲历史,剧种、剧目的发展、演变、传承等见解颇多,褚先生说,通过收藏,自己接触了不少老辈的戏曲艺人,从这些老艺人身上,他感受到了山西戏曲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但同时也看到,由于早年间相传的传授方式以及旧时大多数戏曲艺人文化水平低的事实,让很多剧种、剧目渐渐衰落甚至没落,“有一次,我拜访一位90多岁的老艺人,请他在我收藏的一张他当年的剧照上签字留念,老人写了6个字,有4个竟是错的;‘打金枝’在一些不识字的老艺人里,也变成了‘打镜子’。”说到这里,褚先生叹了气,“很多传统剧目,也许就因为这样的以讹传讹,就此失传了。山西的戏曲文化深厚广博,待抢救、记录和传承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希望我的这些戏单,能给山西地方戏曲志留下一点资料,也能给专业人士研究山西戏曲文化的发展带来一点帮助。”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