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诗文>报纸>  阳泉文化的几个特征(代前言)

阳泉文化的几个特征(代前言)

日期:2009.12.30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作者】 侯讵望

【关键词】阳泉 文化 几个 特征 前言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中图分类】S7,G2,DF

【全文】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内涵上讲,是十分抽象的,但任何文化又都是可感的,是存在一定载体的。比如,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就会想起孔子、老子以及他们的学说,也能想到中国建筑艺术特色,还可以说说中国功夫的深厚,或者谈到“四大名菜”色香味美等等,它是渗透在中华大地角角落落、每寸土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的,分之不开、滤之不化的一种客观存在。而老子、孔子,建筑、美食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研究中国文化,就必须研究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并从中概括出其内涵、外延来,变成一种理论,形成中华文化史,传之后世,传诸各国,从而使文化得以交流,得以流传。

那么,我们阳泉文化是什么样的呢?

这几年,我们阳泉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独到而有益的观点,无论是“古国文化”,还是“古州文化”,不论是“关隘文化”,还是“名人文化”,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可以说是引经据典,持之有据,分析入理,结论中肯的。但从阳泉文化整体研究出发,这些论述总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从我对阳泉文化的认识出发,我以为,我们阳泉不可能像“晋商文化”、“关公文化”、“石窟文化”等那样来概括文化,但我们可以从阳泉文化的各种支脉细流中,寻找到属于阳泉文化共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息息相关的。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我们可不可以概括为“崇文、尚义,容外、求新,自尊、坚持”这样12个字的特征呢?

崇文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重视教育。按照乾隆版《平定州志》记载,“州县之有学始于宋,然皆为庙以祀孔子,非古学校之事矣。其学官每春秋从州县之吏,率其弟子释奠于其室,而教亦鲜闻焉!”有论者认为在唐代盂县就有了学宫,但我认为,那时的学宫毕竟是个别的,并不普遍。志书说到了宋代才普遍起来,这或与宋代大学问家程颐、程灏有关。二程系盂县上文村侯道济的外甥,省亲期间曾在兴道村的程子岩设席讲学,现在的地名即是其最好的记载,此后,兴学之风盛行,阳泉教育开始步入了历史的快车道。其证据是各种官学、书院、义学的兴盛。据记载,当时阳泉境内的书院有:嘉山书院、石楼书院、冠山书院、高岭书院、慎交书院、秀水书院、藏山书院等,各种儒学、义学多处,证明阳泉教育的源远流长。到近现代,阳泉人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十分突出的。石评梅女士能成为一代才女,重要的一点是,在妇女求学并不普遍的社会里,其父让她走进了学堂。上世纪八十年代,盂县中学在全省有名,是因为它的升学率高。到现在,阳泉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也不落后。从社会心态来看,许多人家境再穷,也愿意培养孩子念书,上大学,风气由来已久。

重视教育的结果是桃李遍地、人才济济。据《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一书载,从有科举制度以来,盂县历代进士为161名,居全省之冠,平定为108名,为全省第七。而金元时期,盂县进士为73名,占到全省600名的12.2%,比位于第二名的陵川县多出23名。特别是元朝时期,全省进士为267名,盂县独得49名,比例高达18.4%。改革开放以来,阳泉高考18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之首,这与阳泉官民从古至今重视教育不无关系。

其次是注重文章。马玉隆先生在《阳泉文脉》中,举列了宋元明清以来,平定、盂县诸种著述约50多人130余部,可谓蔚为大观。有些著作是具有全国影响和历史价值的。民国以来,高长虹、石评梅等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留有地位的。建市60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仅文艺著作就达200多人300多部。如果把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的文章统计起来,其数字就太大了。古人说,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于这一点,阳泉人不仅认同而且在身体力行着!

再次是对文化人的敬重。在阳泉(也许别的地方亦然)能称为先生的不是学校的老师,就是看病的医生,再就是算命的阴阳先生,都是有文化的人。家中有大事请客,先生坐主宾位,是敬为上等客人的。只有到现代社会以后,尤其是十年“文革”之后,老师的地位才受到影响。现在,由于商品经济规则的无孔不入,师德师风的下降,先生称谓的滥用,教师地位才发生了动摇。由于文化人最可珍贵的清高之气,早已被金钱铜臭所污染,文化人的地位也随之降到了冰点,阳泉的崇文之风或多或少也起了一些变化。

尚义也有三层意思:一是忠义,核心是忠。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仇犹古国时期———古国君臣对国家的忠诚,他们为保卫仇犹国而血染疆场;同时也表现在当时赤章曼枝等大臣对仇犹国君的谏言,和留在将军岭上尽忠而死的将军;还体现在盂县高神山的仇犹国君庙,这是当地老百姓对自己领袖的世代怀念。忠义的精神到战国时期,集中反映在搜孤救孤的斗争中,而重要的载体就是以藏山为代表的忠义文化。其含义主要是赵孤对晋国的忠诚,程婴杵臼韩厥等人对赵氏一门的忠诚,以及当地人民对忠良之后的忠诚。二是友谊,核心是义。流传阳泉郊区一带的三国刘关张故事,即是典型的例证。从唐朝初年佛学大家李通玄(李长者)流寓盂县11年,到清代傅山先生在平定、盂县的长期活动,民间重情重义的传统始终未变。三是互助,核心是情。翻开志书历史,可以找到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明万历时期,盂县一带地震不断,灾荒连年,即有义士、乡绅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样的例子在平定亦有记载,赘不例举。济人急难,乡情为上,这是阳泉的古风。

容外是指不排外。阳泉之所以不排外,与这样几个因素有关,其一是无论平定还是盂县,历史上都曾经是州衙所在地,州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一州管三县,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不能太封闭;其二阳泉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古时是通衢大道,平坦等地曾经是重要的驿站,加之上世纪初正太铁路的开通,使阳泉成为一处繁华的集镇,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人员辐辏,各色人等迅速增加;其三与阳泉市为新兴工业城市有关。1947年阳泉一解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亲自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为了发展工业生产,支援解放战争,许多干部来到了这里,并迅速本土化,这就决定了阳泉多元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了她不排外的文化特征。

求新与容外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特征,阳泉文化中崇尚新潮的传统有其历史的根源。仇犹送钟的历史悲剧,包含了开放和求新的文化内涵。求新是前提,开放是结果。仇犹对晋国大钟的渴望,其实是对新鲜事物的仰慕。中国工农红军第24军能在阳泉起义,其绝非偶然。这种传统到阳泉立市后,一段时间被称为“小上海”,不仅是阳泉人民的穿着打扮在当时比较洋气,更重要的是,阳泉的“五小工业”引进了许多重要的轻工产品生产线,阳泉的无线电、钟表、泡沫塑料(海绵)等,在山西绝不落后,即便在全国也很有名气。盂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自己制造小火车,建铁路,是开先河的事情,曾经上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现在,阳泉这种精神虽然有所减弱,但在某些方面并不落后,如开放之初的“选美”和现在饮食的追新即是证明。

自尊是阳泉文化的又一特征。我认为,形成自尊的原因有二:一是仇犹古国的皇民意识,二是平定古州的文化优越意识。古书记载,盂人尚讼。到现在,盂县老百姓的上访情结里,仍然可以看到“尚讼”的影子。这原因就是自尊的一种极端表现。而平定的文化优越感使自尊同样走到了其反面,成为爱面子的代名词。盂县民俗中,有娶“黑”媳妇的传统,固然与盂县山高路遥的交通状况有关,或许与这种自尊的心理因素亦不无关系。因为雾里看花与灯下看美人一样,可以增加美人的“靓”度。在平定,流传着“早上吃罢稀撒,出门时要擦油棉花,告人说是刚吃过烙饼”的笑话。这些民俗的存在,其实就包含了自尊的成分。

坚持的含义有二,其一是执着,其二是固执。阳泉文化中坚持的精神是与其关隘文化相关。由于地处边关,战争的频繁,守关将士坚持的精神得到了历史的延续,于是,在阳泉人血脉中培养起了坚持不屈的基因。文化的坚守是阳泉人具有坚持精神的有力例证。而民间流传下来的文武迓鼓,是文化坚持的最好说明。迓鼓起源于宋代,在元杂剧中仍有记载,这种艺术形式在阳泉生根后,能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平定董寨村每年正月十五的“跑马”,是又一种坚持,那是对作为战士,操练武艺,誓死守边的坚持。更极端的例子从现代文化名人高长虹身上也能得到反映。高长虹到国外考察经济回来后,在延安不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认为自己是搞经济的,所以,与毛主席谈话不欢而散,固执地到东北去,要搞经济工作,结果是文艺工作荒废了,经济工作没有做成。上世纪,阳泉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吃水问题,曾举全市之力,自力更生完成了提水工程,那也是一种坚持。从现在的阳泉人看来,依然有许多人保持着那么一种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执着劲头,这是阳泉兴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固执,也使阳泉人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机遇,例子就不举了。

当然,阳泉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不仅仅是这几个方面,应该还有其他的内容,即便是这几点,概括的也不一定准确到位,这里只是聊备一家之说,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阳泉文化的研究,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