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诗文>报纸>  探珠觅真追承文脉

探珠觅真追承文脉

日期:2014.10.20 点击数:21

【类型】报纸

【副篇名】《晋阳宝翰》序言

【关键词】文脉 晋阳 序言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09版双塔

【中图分类】G2

【全文】

张春根

中国的匾额约起源于3000多年前,周文王建台礼天,榜名“灵台”,可谓最早的匾额。之后“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后汉书·百官志》),其中扁即匾额。而楹联则起源于汉代“桃符”,清代人通常认为最早的楹联为五代十国后期后蜀主孟昶自撰的一联。据记载,蜀末归宋前一年(964)岁除日,孟昶命学士辛夤逊题桃符版,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经过不断完善成熟,到宋代,“桃符”开始向春联过渡。著名变法家、诗人王安石就有诗句讲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概到明初,桃符就正式叫春联了。明清时,书写春联、对联成为风气,并且在内容载体上超越春联而发展形成楹联,还走出门户,登堂入室,装饰于屋壁殿柱。随着千百年岁月播迁,悬挂着著于古近代甚

至现代建筑上的匾额(或题名)、楹联,越来越如这些庙堂、园林、居宅建筑之不可或缺的“眼睛”,不但本身作为建筑构成元素发挥艺术装饰作用,更以中国文字的深邃灵气、高雅韵味、含蓄意境,与建筑本身水乳交融,折射出建筑的丰富内涵和魂魄所在,成为一种融贯辞赋诗文、书法雕刻、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的中华艺术珍品。然而因为诸种因素,这些匾额、楹联有的已经字迹斑驳几近消失,有的则被收藏禁室秘不示人,有的也许还隐身山林或市井未被发现,有的旧章新书无复古朴,有的甚至因为建筑本身的消亡而永远丧失其“皮毛相生相荣”的价值。

在我们居住生活的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的广阔大地上,遗存有许多优秀古近代建筑,留下了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匾额、楹联,已然成为一道与建筑和周边景物相得益彰的独特人文景观,不少佳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从一个侧面彰显着“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的影姿。如在晋祠,至今仍保存有宋代以来的匾额、楹联数百件,大多为名家高手书写,文字优美,书艺精典,寓意深长,妙味无穷。

如何把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匾额、楹联艺术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欣赏其独特艺术形式,感受其厚重文化魅力,并由此而寻踪晋阳文脉,追承中华文明,留泽后世千秋,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思考和自觉担当的事情。

正是基于这样一份人文怀想和责任使然,今年初,我提议策划编辑《晋阳宝翰》,把太原境内古近代优秀建筑的匾额、楹联和现代有代表性建筑的题名收集起来,以直观生动的形式选编出版,从而与广大读者一道,共享一次精致隽永的建筑审美、语言审美、书艺审美、摄影审美、思想审美的独特精神之旅、文明之旅。

当然,薄薄籍册实不足以尽收其中精华,更难免有遗珠之憾。唯愿以一得之管窥,引起更多人关注这些中华文化艺术珍宝,热爱之,坚守之,弘扬之。

诚如李克强总理所咏晋祠原同乐亭(现傅山纪念馆)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之意涵,我们在乐享趣味之余,还要不坠上下求索之志,引此为新的起步,为挖掘、整理、弘扬太原文化不懈奋发,永远行走在路上。

是为序。(《晋阳宝翰》已于2014年9月由三晋出版社正式出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