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傅山诗文>报纸>  努力挖掘忻州古楹联文化瑰宝

努力挖掘忻州古楹联文化瑰宝

日期:2011.04.17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努力 挖掘 忻州 楹联 文化 瑰宝 傅山 

【内容形式】文本

【媒体类型】电子

【访问范围】太原市图书馆局域网

【附注】文章在本报:第1版

【中图分类】I2,DF

【全文】

古楹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张云平摄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具有独立的文学地位和强烈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之一。搜集、整理和出版古楹联录,努力发掘抢救忻州古楹联文化瑰宝,必将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源头性资源,为文化兴市做出贡献。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又名“联语”,其言简意深,两两相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立的文学地位。它雏形于先秦、五代,发展于隋唐,普及于宋朝,元代略衰,明清又迅速兴盛起来。它历史悠久,生命力强大,是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结合最成功的典范,是雅俗结合最成功的实例,也是艺术与实用结合最完美的楷模,是拥有最大群体的大众文化。它遍及众多领域和场所,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独特文化现象。目前,我国已将楹联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汉民族的文化精粹。

“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成联”。楹联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类,因其独特的群众性和实用性,使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比诗歌、骈体、戏剧更广泛的实用价值。它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祈祥祝福。这是楹联文体的内核,从古代的驱逐鬼邪的桃符,到后来庆贺新年的春联,再到祝福老人的寿联,都属此类。二是陶冶情操。历代文人多借用楹联这种简洁精练的文学形式,直抒胸襟、隐寓文心、借古喻今、托物抒怀,以发天地之感慨,吐真善美之心声。三是启迪世人。楹联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是凝合文学和哲学为一体的学问,它融入了中国古老的辩证理论,具有一定的说理性和教育性,一副好的楹联往往使人顿开茅塞,令人从中领略人生的哲理和真谛。四是鞭挞邪恶。联语多采用诙谐、嘲讽、戏谑的手法,或直来直去,或以物喻人,或借古喻今,或一语双关,或嵌字拆字,或谐音隐语。大则嘲讽时政,小则劝友去疵。五是传递感情。楹联还是人们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绝好媒介。古往今来,众多文坛名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题赠佳品,或互相勉励,或寄托情思,或抒发心志,或言明事理,或表示对对方的景仰、思慕之情。此外,它还具有装饰环境、渲染气氛、广告宣传等多种功能和作用。楹联的这些独特实用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将使其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市文化发展活力方面,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张扬着新时期的人文精神。

忻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远古文明。忻州地域辽阔,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既有险峻奇特、风景秀丽的名山雄关,又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古往今来,忻州人文鼎盛,名贤辈出:中国第一位有文学记载的妇女文学家班婕妤,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北宋名将杨业,金元之际第一诗人、词人、散曲的开山鼻祖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诗才清丽,名冠一时”的元代大诗人萨都刺,明末清初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中国“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畲;还有“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中共“三大”中央委员高君宇,有中山陵前剖腹明志的民主革命先驱续范亭,还有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及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闪光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闻名遐迩,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凝结遗留在古老的楹联中,依旧散发着浓郁的余香。以名山、奇泉、秀水、雄关为代表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管涔山自然生态、雁门关边塞文化、奇村顿村温泉和河保偏黄河风情更是在中华大地上蜚声中外,成为忻州地域文化中的瑰宝,并在楹联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中体现和传承下来。勤劳质朴的忻州人民在生产劳动和艰辛的生活中生发的副副楹联,包含着父老乡亲的悲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那一副副联文可以看到具有高远追求和深邃境界;可以看到对人生修身问道交友处世的哲理;可以看到熔古铸今,深含民族精神和民族正气的长歌;可以看到,惟妙惟肖描写演戏场面和借戏论世的情理;可以看到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那坚贞不屈的奋斗抗争的风貌和美好善良的心境……这些楹联,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崇高追求,一种时代精神,一片赤诚之心,一派壮阔胸怀,它们是忻州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遗存中的点睛之笔。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这些栖身于山川泉谷、庙寺庵观、楼台塔阁、书院戏台、官署衙门的楹联,经历了千百年的世事变迁、风雨摧残和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后,有许多珍贵的楹联佳作已经遗失不存,永远也无法挽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弘扬地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新世纪新阶段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市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古楹联录,努力发掘抢救忻州文化瑰宝,正是坚持人民政协文史工作“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工作方针,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抓紧做好文史资料抢救工作,也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抢救和保护我市的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同时,也为我市的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源头性资源和文化兴市做出了贡献。

为了保护和抢救我市的文化遗产,弘扬忻州地域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忻州市政协于年初做出整体安排,在全市14个县(市、区)进行了认真部署,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搜集、整理古楹联资料。经过全市政协系统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和文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忻州文史·古楹联录》就要面世了。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它的出版既是我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又一项成果,也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创新,同时也填补了我市的空白。纵观古楹联录,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楹联地域覆盖面广。全市14个县(市、区)均数量不等地提供了楹联稿件,没有地域上的空白和疏漏,体现了广泛性;二是楹联种类较全。楹联录共设置了寺庵庙观联、祠堂神龛联、门厅室壁联、山泉观洞联、楼亭塔阁联、贺寿祝婚联、墓葬哀挽联、时令神仙联、牌坊节孝联、书院戏台联、行业店铺联、官署衙门联、题赠共勉联、百姓住宅联、名言集句联、妙趣讽喻联等楹联栏目,体现了多样性;三是楹联内容丰富。虽然本辑只收录了一千多副联文,但就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在收录市域联文的基础上,我们还收录了域外部分颇具特色的经典楹联故事,同时将一些代表性强的现代楹联也收入,体现了内容的全面性;四是联录图文并茂。联录中还收录了许多楹联图片,使读者在体味楹联文学韵味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的魅力;五是版面清秀雅致。因为楹联是集文学、书法、雕刻、建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楹联辑特意将联文设计为附着底色的艺术书法体,并一律采用繁体字,给人以一种厚重清秀的感觉。

《忻州文史·古楹联录》的出版问世,是市政协着意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我市各级政协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古楹联录付梓之际,我谨代表编委会,向全市政协系统的文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并提供资料的同仁表示真诚的谢意!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联录中一定还存在不少疏漏和缺憾,恳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此文系忻州市政协主席张明成为新出版的《忻州文史·古楹联录》一书所作的序言,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